文案|艺述史 主播|雅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艺述史官方原创
最近我发现了一样好东西——我在网上买了一个古建筑积木,自己diy出一个古建筑小亭子,零件的接合方式都是我国传统的木匠技艺,比如榫卯。
自己拼了几十个小时才知道我国古代的建筑啊木工技艺有多么神奇。当然不仅神奇,行业内部往往还存在着一些口口相传的“潜规则”,比如有句话说“凳不离三,床不离七”,你听过吗?它讲的是木工行业里的什么规矩呢?
这个数字,其实和尺寸挂钩,这句俗话的完整版木工活更多,是这么说的: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
您发现了吗?其中有一个例外,3579,只有棺是偶数8,这其实就是我国古代“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讲究,除了棺材,其余的家具都要日常使用,尺寸有关的数字首选阳数,也就是奇数,而棺木沟通阴间,自然用偶数。
这个三五七八九,一般是的指具体尺寸的末位数,据说出自《鲁班经》,我们也说过,鲁班是木匠业的祖师爷,精通木工造化技艺,有许多神秘传承。
不过这些数字并不单单是从技术角度考虑的,实用角度我们稍后再说,先说文化意义,是为了图一个好彩头。
比如三,取的是桃园三结义的典故,代表忠义,亲朋好友来家里坐坐,坐凳子,图个情义长久;
再比如七,很可能图的是谐音“妻”,一生一世一双人,图个圆满。五和九就是五福临门和长长久久。说到这您可能要问了,鲁班不是春秋时候的人吗?怎么还有桃园三结义啊?
鲁班是春秋巨匠没错,而《鲁班经》其实是明代万历年间编纂的版本,其中囊括了各式建筑和家具制造的方法,也包含一些如今看来封建迷信的内容,属于民间技艺的大杂烩,集大成者,是世世代代积累出来的。
那我们最后再说,唯一特殊的棺不离八,也很好理解,棺材做八尺,升官(棺)发(八)财嘛!两个谐音。
不过这些数字的讲究可不是硬凑,它也考虑了实际情况,比如古人的身高,所谓七尺男儿,棺木做八尺自然差不多。凳门床桌也是如此。
比如说床的尺寸,三尺七,四尺七,五尺七,这不就差不多是我们现代的一米二,一米五,一米八嘛?适合各种情况。
可见,古人的讨彩头,可不会耽误了实用价值。如果您感兴趣,不妨也去研究研究我国古代的木工技艺,相信我,一定让您大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