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5日讯 五一小长假临近,“过敏星人”外出游玩,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该如何预防?4月25日下午3时,武汉市第八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牛笛、眼科主任黄昭昭、皮肤科医生胡艺做客长江日报37度里健康科普直播间,为“过敏星人”贴心送上五一出游的防护指南。
专家提醒,出门前要做好防护,戴好帽子、口罩和眼镜,保湿和防晒同样重要;开车外出关好车窗,户外活动时间别太长,别用脏手揉眼睛;出门归来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漱口;房间通风尽量安排在早七点前和晚九点后。如果出现持续性皮疹或眼睛红肿、呼吸不畅等症状在自行用药后仍未消失,请及时就医。
(资料图片)
过敏性鼻炎别当感冒治
“过敏性鼻炎有相对固定的发病季节或发作地点,一般不会出现全身症状,主要是鼻腔的局部症状,如连续的喷嚏、鼻子痒、流清鼻涕等,而且这些症状是可以自己恢复的。”直播过程中,谈到如何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牛笛说,感冒伴有一些全身症状,像发热、乏力、肌肉酸痛且有传染性,而过敏性鼻炎不会传染,但会遗传。
牛笛介绍,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就是尘螨,在家里尽量减少使用地毯、毛毯,少用厚重的窗帘和植物种子类的枕头,平时及时清洗空调过滤网,床单、被褥需要勤洗勤晒,必要时可用60℃以上的热水烫15分钟左右,在阳光充足时进行晾晒。如有对动物的皮毛过敏的人群,就尽量养些像乌龟、金鱼等宠物。
过敏性结膜炎小心“越揉越痒”
“揉眼虽会产生轻微的疼痛感可以短暂抑制瘙痒,但这一过程激活了大脑纹状体奖赏机制,会让人欲罢不能。”黄昭昭介绍,揉眼会通过机械刺激加剧局部炎症级联反应,加重炎症因子和瘙痒原的释放,强化痒觉的传递通路。一旦放纵自己开始揉眼睛,往往会陷入“眼痒-揉眼-眼更痒”的恶性循环,所以必须从一开始就打破循环,才能让眼睛安然无“痒”。
黄昭昭建议,通过人工泪液冲刷结膜囊来减少局部过敏原和炎症因子浓度的方式缓解症状。同时,冷敷也不仅是指冰袋冷敷,还可通过在4℃的冰箱冷藏室冷却自己常用的抗过敏眼药水或人工泪液来实现“双管齐下”的效果,使眼部不适的症状得到舒缓。
过敏是“变态反应”不同于“春敏”
一到春季,不少市民会出现皮肤发干、瘙痒、红斑、红肿、毛孔增大、丘疹、痘痘增加等症状就以为是过敏。其实,过敏是免疫系统的“变态反应”。“春敏”只是由剧烈脱水导致,肌肤未能及时适应换季带来的环境压力。
胡艺介绍,当阳光辐射变强、气温回升较快且冷热交替频繁、皮肤缺水、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叠加,不少人出现“春敏”现象。一旦皮肤敏感,尽量用清水洗脸,减少洗面奶使用次数,使用功效性护肤品精简护肤,注意保湿及防晒即可,避免化妆。
市八医院皮肤科医生胡艺(左)做客长江日报37度里健康科普直播间。
对于如何正确防晒?胡艺表示,市民可以选择最简单的物理硬防晒,戴长檐帽子,尤其前额部的帽檐应该大于7cm,才能有效挡住直射的紫外线。平时打伞、戴墨镜以及口罩、围巾、长袖衣物等来防晒,也是用衣物的纤维去折射和吸收紫外线,以阻挡紫外线直接照射到皮肤上,从而产生皮肤的黑化以及老化。敏感肌尽量选择物理硬防晒,若必要使用防晒霜,应先做过敏实验,在手腕内侧或耳后测试,无异常反应再上脸涂抹。
武汉市第八医院为“过敏星人”贴心送上的五一出游防护指南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点赞。据了解,去年12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正式托管八医院。这既是医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满足后湖片区市民就医需求的大事。如今,武汉市第八医院在武汉协和医院的全力帮助下,积极推进“强专科、补短板、填空白”三大举措。未来,协和医院专家也将持续通过专家坐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手术带教、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市第八医院,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武汉协和医院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
(长江日报记者关馨通讯员赵梦昕杨港琴)
【编辑:余丽娜】